近日
2024 级数字媒体艺术班
赴安徽宏村
开展写生实践
梅雨时节的古村云雾氤氲
同学们以手绘视觉日志与视频拍摄为载体
在粉墙黛瓦间完成了一场
传统与数字艺术的对话
六月底的宏村正值梅雨季
湿润的空气为创作添了几分朦胧意境。
清晨的南湖边
同学们支起画架
用水彩捕捉
雨雾中若隐若现的桥影
午后的月沼旁
摄像机镜头对准倒映的马头墙
记录光影随云层流动的变化
老师们穿梭在写生队伍中
在手绘本上批注构图技巧
为镜头语言提供建议
暮色降临时
大家围坐分享当日成果:
速写本上的飞檐线条、存储卡里的水流声
都成了讨论的焦点
视觉日志中
水彩晕染出南湖荷叶的清透
素描勾勒出承志堂木雕的肌理
插画则让古村巷陌多了几分卡通灵趣
视频作品里
延时镜头浓缩了晨昏光影的变幻
短纪录片捕捉了老匠人刨木时的专注
"雨打黛瓦的声音成了创作白噪音,"
一位同学说:
"手绘让我学会凝视砖缝里的时光,镜头教会我用动态叙事串联古村脉络。"
团队协作中
画笔与镜头的互补
更让大家懂得了艺术表达的多元可能
十天写生终了,行囊里装满画纸与存储卡。宏村的六月雨雾,不仅留在了作品里,更成为这群数字艺术学子连接传统与创新的起点。未来,这份对徽韵的理解,终将化作屏幕上的光影诗行。
—END—
文字|叶婉婷
图片|2024级数字媒体艺术班全体同学
编辑|成思妍 徐越
审核|何宇 张晓冰
(责任编辑: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