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主页 > 新闻动态 学工动态 > 正文

2024-02-27 点击:[]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它们蕴含着深深的中华历史,带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烙印。为进一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实际行动践行专业助力非遗传承,艺术服务乡村振兴,217日至225日,美术学院“鱼灯洄游”实践队走进安徽歙县溪头镇汪满田村,寻访非物质文化遗产——汪满田鱼灯。

 

 

 

 

汪满田村的鱼灯年俗,是安徽省黄山市歙县里东乡溪头镇汪满田村流传600多年的传统民俗,也是徽州地区传承最悠久、保存最完好的传统年俗之一。相传,村里房屋多为木质,频发火灾,为求平安,村民就以鱼为形,嬉戏两岸。鱼灯夜游,敬天地、祭先祖、祈福泽,带着国泰民安、万民兴业的美好祝愿。这个传统灯会如今吸引了无数山外面的游客。

临近春节,汪满田村的村民全民参与自发制作鱼灯,为鱼灯民俗表演做好准备。实践队员先后走进村民家中和鱼灯工坊,现场观看鱼灯制作技艺,与非遗传承人开展交流。实践队员从非遗手艺人汪大伯处了解到,汪满田鱼灯的制作工艺十分讲究,以竹为骨,棉纸糊成,鱼头画有“王字”,鱼腹内点烛,这需要经过多道工序才能完成,选竹、制片、扎架、绕线、糊裱、勾画,每一盏汪满田鱼灯,都承载着匠人的心血与智慧。每一个步骤,都凝结着传统工艺的魅力。

 

 

 

 

 

 

汪满田鱼灯的制作是一项“老带新”的系统性工程,老一辈的手艺人将竹子剖开切条,按照比例扎制大鱼灯的四个部分,年轻人则在一旁打下手,帮忙绕线糊裱。鱼鳞和鱼头上的图案较为复杂,由老师傅绘制图案的线稿,更小的孩子则跟在后面帮忙填色。这种“传帮带”的制作过程,让小孩子们从小便能深入参与了解、制作鱼灯,也确保了此项技艺的代际传承。每家鱼会都会扎制一条大鱼灯及若干小鱼灯。

 

 

  

实践队员们同非遗传承人汪春燕和汪华武进行了深入的访谈交流。双方就鱼灯历史文化、技艺的传承情况、鱼灯的产品设计、营销困境等方面进行交流。由于国家的大力宣传和推广,非遗文化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系和喜爱,汪春燕表示,她作为非遗传承人,有责任和义务继续传承汪满田鱼灯,让更多人认识和喜爱鱼灯文化。但在文化的传播方式上,汪满田鱼灯也面临着困境。鱼灯的手工制作过程繁琐,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传承和发展。她希望大学生团队能在文化推广的形式上贡献青年智慧,抓住时代潮流的趋势,助力非遗传承。“我现在就在黄山市学院下面的一个子学校免费的义务的上课。”汪春燕说,“我觉得文化的这些东西,还是需要靠你们这些年轻人去传承与传播。”

 

 

 

在采访时,汪华武也向队员们详细介绍了鱼灯的制作工序、编制手法、传承情况等,并亲身演示,对鱼骨编制方法进行了详细讲述。“随时欢迎你们来这里学习制作鱼灯!”汪华武笑着说。采访结束后,成员们跟随汪华武学习,从挑选竹条开始,亲手制作了一盏小的汪满田鱼灯。在制作过程中,成员充分发挥了自己的美术特长,细致地给竹片塑形、绷布、绘制鱼身的吉祥图案。同时,成员们还积极与老师交流,学习传统技艺,制作出独具特色的汪满田鱼灯。

  

 

 

在调研的过程中,实践队员也跟着传承人深入体验制作几米长的嬉鱼灯的整个过程,早起跟随村民爬山去寻找优质的竹子制作竹条,每日中午便去到村里的鱼灯工坊学习,并帮助村民一同制作鱼灯会使用的大鱼灯。“大家凝心聚力干一件事,也加深了感情。”汪大伯感叹道,“这几年,鱼灯会来的人越来越多了,这鱼也“活”起来了。”

 

 

 

 

   

凤箫声动,玉壶流转,一夜鱼龙舞。一条“鱼”从明朝游到今天,穿越600年的时光,在久久不灭的灯光与火里,是美好的祈愿,是传承的延续,更是未来的期许,它用艺术点亮汪满田村,让艺术与工匠智慧留在更多人们心中,将在未来翻腾出更大的水花。

 

 

  

通过地调研、参观、制作、访谈,实践队员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其带动乡村振兴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和体会。作为华师美院学子,立志发挥专业优势和专业所长助力非遗传承,用实际行动肩负起非遗传承、保护和发展的使命。

 

 

 

 

    分享至

    (责任编辑: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