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主页 > 新闻动态 学工动态 > 正文

2025-07-06 点击:[]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

6.21日至7.2日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2024级视觉传达班的同学们

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安徽宏村

开启了一场

徽派建筑和装饰纹样的深度对话

这不仅是一次知识的探寻

更是一次心灵的洗礼

漫步宏村,采撷艺术硕果


踏入宏村,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错落有致,与周边的青山绿水相互映衬,构成了“中国画里乡村”的绝美意境。在这里,青砖、黛瓦、石板路,都诉说着岁月的故事。而那精美的木雕、砖雕、石雕,更是让大家叹为观止。一次次的采风中,同学们深入巷子,共同讨论各种雕刻与纹样的设计与寓意,用镜头收集素材,以画笔勾勒出水墨宏村的文化意境。


▲宏村景致


▲学生作品


西递呈坎,领略别样技艺

6月26日,同学们前往西递,集中考察完整的传统门楼遗址,了解砖雕的传统技艺如何在门楼中淋漓尽致的展现与发挥,感受别样的雕刻技艺之美。采风考察之余,呈坎的鱼灯表演,更加展现了当地的人文生活与艺术魅力,眼前舞动的鱼灯和天空绽放的烟花,同学们不禁感慨:来了呈坎,一生无坎。


▲呈坎鱼灯

▲西递石雕


教学相长,夯实设计基础


在这次研学中,老师亲身教学,同学们积极学习。通过观察徽派建筑中的装饰纹样,同学们学习到了各种纹样的构成形式和寓意,从传统建筑中的笔笔雕刻到成果成册的排版配色,无不为新学期的装饰纹样设计课打下基础


同学感悟


通过这次宏村写生,我感悟到了画画哪是照着描那么简单啊。蹲月沼边那会儿,看水珠从房檐滴到水里,一圈圈荡开,比老师在画室讲半天“层次感”明白多了;巷子里卖毛豆腐的吆喝混着风声飘过来,才懂啥叫“画里要有气”——原来就是这些活生生的动静啊。之前总怕画得不像、线条歪了,在这儿倒好,随便抹几笔,反而把石板路的凉、墙根青苔的潮乎乎劲儿给画出来了。说白了,写生最实在的,就是让心跟着笔慢慢走,接住那些书本上没写的、宏村自己的味儿。

——蒲勃宇


踏入宏村,白墙黛瓦的徽派建筑如诗如画,潺潺流水与斑驳光影交织成独特韵律。漫步古巷,用画笔捕捉马头墙的巍峨与月沼的静谧,深刻体会到传统村落的美学智慧。

当指尖抚过木雕门窗上的牡丹缠枝纹、渔樵耕读图,突然理解何为"凝固的艺术"。这些历经百年的雕花,不仅是匠人的心血,更藏着古人对生活的浪漫想象。通过十一天的实地考察和绘画写生,跟着导游团倾听木雕门窗纹样背后的故事,初步了解各种纹样的布局设计与功能分布,体会它们所蕴含的情感;为我后续设计图样文案奠定了夯实的基础。接下来,我想深入研究这些门窗设计的构图逻辑、雕刻技法,试着挖掘其精湛工艺与文化内涵,探索传统纹样在现代设计的创新应用。

——范蓉


研学沉淀,传承文化新篇


这次宏村研学之旅,对同学们来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经历。在徽派建筑装饰纹样的熏陶下,同学们的艺术素养得到了提升,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愈发深沉。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这次研学的收获将成为同学们的宝贵财富,激励他们不断探索创新,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出更多具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特色的设计作品。


▲班级合照


—END—


文字|牛志晓 成思妍

图片|2024级视觉传达班同学

编辑|成思妍 徐越

审核|石可 张晓冰


    分享至

    (责任编辑: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