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下午,由中央美术学院殷双喜教授主讲的《山水·江山·自然》艺术专题讲座在美术学院一楼报告厅举行,殷教授就20世纪以来,尤其是新中国以来山水画的重要转变为师生们作了详细的讲述。
殷双喜任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术研究》执行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国家近现代美术研究中心研究员以及中国雕塑学会副会长。曾参与策划“中国现代艺术大展”、“东方既白:20世纪中国美术作品展”等展览。曾任第11届、第12届全国美展评委,第55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国家馆评委。此外,他还出版了专著《永恒的象征:人民英雄纪念碑研究》等诸多作品。
讲座中,殷教授首先谈到,山水画是中国绘画中最为重要的艺术类型,从东晋顾恺之的《画云台山记》算起,中国山水画的发展源流已经超过1500多年,是中国画中重要的分科。
20世纪以来的山水画演变是本场讲座的重点,殷教授谈及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山水画转变时,他从四个阶段进行讲述:一是新中国初期,中国传统书画家为适应新时代变化,半自律地形成了以革命化、大众化、艺术化为核心的艺术思潮,如陈半丁所绘的《旧地换成新世界》,殷教授评论到:“古装人物功底不错,但所表现的革命人物有些生硬,且与景不成比例。”二是“大跃进”时期,自然环境遭到人为严重破坏,在“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指引下,中国山水画的绘画主体变为炼钢、修水坝等一系列改变自然的“改天换地”的“人定胜天”行为。三是20世纪60年代,山水画转向毛泽东诗意画和红色江山,殷教授通过详细解读李可染的《万山红遍》以及傅抱石、关山月合作的《江山如此多娇》等作品,分析出“以宏观类型揭示山水走向”的特点。最后,殷教授指出中国山水画发展到当下,其表现形式又回归到了自然。最后,《山水—江山—自然》讲座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