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9日,由河南大学主办、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河南大学美术学院承办的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承历史文脉 咏时代赞歌——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作品巡展”第四站在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隆重举行开幕仪式。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陈娟,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谢耀辉,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倩,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庄黎,项目负责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利霞,参展艺术家代表、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曹涵,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李果,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办公室主任占小利,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科研秘书王儒雪以及来自两校的师生代表共同出席了本次开幕式。开幕式由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蔡敏主持。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发言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郑达首先致欢迎辞。他表示,湖北作为长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素有“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神。此次黄河文化主题巡展落地武汉,是黄河文化与长江文明的天然契合,为跨区域文化研究构建了“双江汇流”的学术场域。郑达院长指出,本次展览的作品以“天人合一”的哲学观照与“笔墨当随时代”的创作理念,系统梳理了黄河文化的历史维度与当代价值,其“三位一体”的叙事逻辑既延续了古典传统,又回应了时代命题。学院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履行美育社会责任,弘扬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与文化精髓。

河南大学美术学院院长席卫权在致辞中介绍了项目的背景与宗旨。他强调,本次巡展是国家艺术基金2025年度的资助项目,旨在以中国画的艺术语言深入挖掘并呈现黄河文化所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时代价值。展览共展出涵盖人物、山水、花鸟等题材的106件作品,共同绘就了一幅流动的文明长卷与精神图谱。他回顾了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在黄河文化研究与创作领域的深厚积淀,并指出选择在长江文明的重要枢纽武汉举办此次展览,旨在促进黄河与长江两大流域文明在学理与创作层面的深度互动,加强豫鄂两地在美术领域的校际协同。

项目负责人、河南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马利霞教授致答谢词。她表示,本次巡展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重要指示精神的艺术实践。展览通过“名家经典”“文脉千秋”“民族根魂”“黄河安澜”和“时代赞歌”五大板块及文献展区,系统梳理黄河文化的深厚积淀与当代价值。她强调,展览落地长江文明的重要节点武汉,旨在搭建一条连贯南北、融汇古今的艺术与学术通道,激发对中华文明主干脉络的深入思考与当代诠释。她对国家艺术基金、华中师范大学以及所有为展览付出努力的同仁与师生表示了衷心感谢。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中国画教研室主任李果从教学与研究的专业视角阐述了展览的学术意义。她认为,本次展览为重新审视流域文明与艺术表达的关系提供了宝贵的学术平台,也为中国画教学提供了丰富的案例与课题。展览所呈现的历史叙事、文化象征与情感表达等多重维度,深刻反映了一个时代对民族历史与文明进程的艺术回应。教研室将以此为契机,引导师生深入挖掘黄河、长江文化资源,探索中国画语言在当代语境中的创新路径,推动教学与研究向更高水平发展。

参展艺术家代表、周口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曹涵在发言中表达了对国家艺术基金、河南大学与华中师范大学的诚挚感谢。他谈到,作为青年艺术工作者,通过参与项目深刻理解到艺术创作必须扎根于深厚的文化土壤。黄河文化如同中华文明的“基因库”与艺术成长的“孵化器”,引领青年艺术家在传承与创新中淬炼成长。他表示,新时代的青年艺术家应牢记教诲,心怀感恩,用作品构筑黄河文化的精神堤坝,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青春力量。

最后,华中师范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陈娟宣布:2025年度国家艺术基金传播交流推广资助项目“承历史文脉 咏时代赞歌——黄河文化主题中国画作品巡展”第四站正式开幕!




据悉,本次巡展活动自9月9日起至9月24日,为期十六天。
展览地点:湖北省武汉市华中师范大学博雅美术馆。

WRITING/文字 刘子坤
PHOTO/图片 刘子坤
EDITOR/编辑 卓靖芸 徐越
PROOFREAD/校对 占小利
REVIEWER/审核 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