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19日下午,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教育教研室赴武汉市关山中学开展调研活动。本次调研作为美术学(师范)专业教学改革的重要实践环节,聚焦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课程体系的优化,通过实地考察与深度对话,为新时代美术师范教育改革获取详实数据支撑与创新思路。
调研团队由教研室主任高细媛老师带队,教研室全体专任教师参与。关山中学副校长刘国华、教务副主任陈雄伟、美术教研主任赵海青及教师代表尹诗奇出席座谈会。
"我们期待的美术教师既要具备扎实的学科素养,更要具有善于构建师生成长共同体的能力"。

在会议开场致辞中,刘国华副校长系统阐释了关山中学"立美育人"的办学方略。作为武汉市示范高中和武汉市艺术特色学校,该校不仅具有独立的美术教学楼、专业画室、数字艺术工坊等先进教学空间,更通过"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形成特色育人模式。刘校长特别强调,在师资选拔中注重教育情怀与专业能力的双重考核。
"新时代师范生培养应强化跨学科整合能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需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接着,陈雄伟主任、赵海青组长分别对关山中学美术教育教学总体情况以及美术特长班教学的特色发展进行了全面而细致的介绍。
高细媛老师介绍了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美术学(师范)专业发展情况以及美术教育教研室本次赴关山中学开展调研活动的目的。座谈会正式拉开序幕后,双方老师围绕特长生培养路径优化、美术教师核心能力模型构建、校本课程研发等议题展开了深度研讨。
关山中学美术教师尹诗奇作为华师校友,结合十多年的高中美术教学实践,给我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新时代师范生培养应强化跨学科整合能力,特别是在人工智能教育视域下,需着重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与教育技术应用能力。"

座谈会后,调研团队实地考察了关山中学陶艺工作室、美术教室等特色教学空间,观摩了高中色彩写生教学。此次调研标志着美术教育教研室"基础教育需求导向"改革工程的全面启动,以期通过建立常态化校际协作机制,为师范专业三级认证以及一流专业建设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