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主页 > 新闻动态 媒体美院 > 正文

2025-07-11 点击:[]


审核:苏春生       编审:刘俊林、钟林芳       编辑:钟美莹



6月26日至28日,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心向党”美育实践队“红画笔”分队深入江西瑞金,开启了一场意义非凡的“追寻长征足迹”之旅。在这片充满革命热血与精神力量的红土地上,队员们以艺术为媒,探寻红色历史,感悟初心使命,用画笔和镜头生动记录下每一个触动心灵的瞬间,让红色基因在艺术的滋养下绽放新的时代光彩。



非遗传承映初心



实践队首站来到叶坪革命旧址群。上午,队员们踏入“红都艺术馆”,采访了红色非遗(苏区版画)传承人严恩浩先生。他以第十三届全国美展获奖作品《征途・1934》为引,将叶坪革命旧址群背后的革命历史融入讲解,生动展现苏区版画与这片红色沃土的紧密联系。

下午,队员们沉浸式参观了叶坪革命旧址群,包括毛泽东同志旧居、红军检阅台、中央邮政局等红色旧址。大家在斑驳建筑与实物展品前,深刻体会革命先辈们不屈不挠的奋斗精神,也为后续创作积累丰富素材。团队成员各展所长:摄影组拍摄微电影片段与团课素材,美术组现场绘画写生,用艺术形式定格红色记忆。



历史溯源铸信仰



6月27日,实践队前往瑞金中央革命根据地历史博物馆与沙洲坝红井革命旧址群参观。在博物馆内,讲解员引导队员们回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创建红色政权的壮阔历程,深化对“共和国摇篮”的认知。参观结束后,摄影组拍摄革命文物细节,宣讲组录制微团课,美术组则现场临摹创作代表性文物与历史场景,多角度留存红色文化记忆。

“吃水不忘挖井人,时刻想念毛主席。”在红井革命旧址群,队员们重温了红井的故事,感悟党群血肉联系,队员现场进行水彩写生,勾勒旧址风貌。随后前往二苏大革命旧址群参观,深化对革命历史的认知。


长征印记化笔墨


6月28日,实践队来到云石山。在瑞金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重点展示园,实践队成员瞻仰了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纪念碑,步入中央红军长征决策和出发历史展览馆,通过多媒体与图文资料了解云石山作为“长征第一山”的历史背景,聆听“十七棵松树”的感人故事。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旧址,看到毛泽东、张闻天旧居陈列的油灯、桌椅等实物,生动还原了革命先辈艰苦的工作环境。队员杨亮感慨:“这些老物件不是冰冷的展品,而是活着的历史,每一道痕迹都在诉说信仰的力量。”


“作为美术教育师范生,作品既要保留史料细节,又要符合当代审美,让年轻人读懂长征精神!”云石山脚下,实践队围绕“如何用艺术语言活化长征历史”热烈讨论着。队员们深刻认识到,长征精神并非尘封于史料的符号,而是融入艺术肌理的生命叙事。它是革命标语里传递的信仰底色,是旧居油灯中跳动的初心火焰,更是新时代青年以画笔传承红色基因的使命担当。


从叶坪到沙洲坝再到云石山,这场红色寻根之旅,让队员们在历史与美学的交融中,收获了丰厚的创作素材,更在心灵深处种下了红色文化的种子。它激励着“红画笔”们以更饱满的热情和坚定的信念,投身于传承红色文化的美育实践,让红色基因在艺术的表达中代代相传,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供稿: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艺心向党”美育实践队“红画笔”分队)



    分享至

    (责任编辑: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