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主页 > 新闻动态 科研动态 > 正文

2019-04-19 点击:[]


(通讯员 肖涛)2019411日下午19点,在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5楼会议室,《美术》杂志副主编盛葳先生进行了创新史:科技、媒介与艺术范式转型的互动的主题讲座。本次活动由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举办,数字媒体艺术专业郑达老师主持。讲座通过对从印象派到人工智能的艺术创新进行梳理,以解释新艺术范式建立的原因,并重新论述了艺术与科技的当代关系。

盛葳先生首先对范式一词进行了释义,并指出:艺术范式的转换,指的是艺术本质性的变化,即创新,这种创新与技术有关。艺术范式的转变有三个动力,一为艺术内部的动力,以李格尔、沃尔夫林为代表的传统学者强调的是艺术内部的自律性;二为艺术外部的动力,以丹纳为代表的学者认为艺术的发展取决于外部的动力;但随着艺术的现代化,这些定义都受到了挑战。于是出现了第三个动力媒介,以麦克卢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媒介是人的延伸,媒介重建了人的感觉方式和对待世界的态度。

 

随后,盛葳先生通过分析印象派出现的时代背景,指出印象派的出现源于社会变迁和科技发展,这种变化使得艺术出现了几个转变:艺术色彩变得系统化和标准化、艺术从私人作坊走向现代工业、艺术从赞助制度走向画廊制度、艺术从贵族沙龙走向公共领域。科学带动社会发展的同时,资本主义也随着发展,资本主义对艺术的需要与支持,使艺术进入了新语境。

艺术的转变是技术、社会与艺术的互动,是三者之间相互影响产生的作用。随后说道作为一种前卫艺术构想,“电视艺术”是反艺术的,这使得它一开始就带有乌托邦色彩,也决定它与大众媒体网络的根本冲突和失败。

在介绍完了当代的人工智能艺术后,盛葳先生抛出了“AI艺术家会取代人类艺术家吗?”这一问题,并作出分析,他认为:艺术毕竟并不仅仅是某种技术问题,对于纷繁复杂的当代艺术,今天的AI根本束手无措。在不同时代,艺术有着完全不同的哲学内涵、物质形态和视觉样式,不同时代艺术之间的转换有时让人匪夷所思。艺术之所谓是艺术”,完全是基于人文主义的人为结果;从技术影响艺术的结果来看,视觉机器会辅助艺术家,而一旦视觉机器可以创造出来以假乱真的艺术,人类的解决方案却不是试图比机器做得更好,而是改变游戏规则本身。故而他认为艺术家不会被AI所取代,但AI依然会影响艺术发展的方式,因而我们要对AI有信心。


    分享至

    (责任编辑:美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