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生万物:武当艺术概论 | 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唯楚讲堂”系列讲座顺利举办
2024年6月14日晚,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唯楚讲堂”系列讲座——“道生万物:武当艺术概论”在我院一楼106教室举行。本讲座由华中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荆楚艺术遗产研究中心主办,湖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武当文化研究与传播中心常务副主任黄永昌教授主讲,我院蔡敏副院长主持,美术学院、历史学院诸多师生参加了讲座。
武当艺术以武当山为基点。黄老师从“山”的象形文字引到博山香炉中的仙山,同时以五大山的布局为切入点,围绕五大山、四大水系,结合玄武与蛇的合体意象引出阴阳五行中涵盖的中华古代道家文化的核心,即武当文化追求的“和”。接着黄教授为师生详细讲解了武当文化在建筑、造像、绘画及碑刻与书法等方面的生动体现及深刻影响。
黄教授首先从武当山古建筑群讲起。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武当山不仅将道家的建筑文化和自然环境完美的结合起来,更是将神话传说与现实世界相结合,浑然天成,融为整体。黄教授以五龙宫、紫霄宫、太和宫等为例,为师生们讲述了武当山九宫八观的雄伟画卷,同时以时间为轴,展示了武当山从唐宋到元明的建筑发展历史脉络。
从建筑艺术延伸,黄教授引领大家感受武当山的造像艺术。武当山造像的发展从唐宋一直延续到民国。造像所用材料有金、银、铜、铁、玉、石、砖、木、泥等,数量之多、种类之全、等级之高、雕造之精美属全国罕见。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明代造像中的真武像。造型高大、形象庄严、栩栩如生,高超的雕刻技术使真武像成为武当山造像的典范。不仅如此,真武神还有一个封号叫“三教祖师”,承载了武当山道教创派之处提倡“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思想。随后,黄教授谈到武当山的绘画艺术。他向师生们介绍了明清以来武当相关的卷轴画、册页、壁画、版画等,包括《武当祥瑞图》、《真武灵应图册》、谢时臣《武当南岩霁雪图》、周凯《武当记游二十四图》、舆图《大岳太和山全图》以及《武当山修真心法图》等,这些图像特殊的图文结合形式令师生们耳目一新。关于武当山的绘画艺术。最后,黄教授讲到武当山的碑刻与书法艺术。武当山目前已知最早的碑刻位于宋代的老君岩石窟,此窟是现存武当山的最大道教石窟,也是湖北省最大的石窟。此窟有“大宋”“天圣九年七月吉日,老君岩王道兴记”“静乐国王太子仙岩”等题刻。目前武当山碑刻与书法艺术还甚少被专门整理与研究,这为同学们研究与学习武当山艺术提供了新方向。
武当艺术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它的魅力已然超越了宗教的范畴。本次讲座使师生从多角度了解了武当艺术,也认识了武当文化在中华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作为荆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武当艺术与武当文化积淀深厚、风格独特、璀璨壮丽,向世人展示了具有独特辨识度的道教仙山文化,也提醒着我们要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既到仙山好景急忙观不尽,未游圣境斯篇仔细看皆知”,黄教授引用《武当宫观仙迹记》中的两句话作为结语,强调对武当山图像文本等资料的整理与解读,为本次讲座画上完美句号。
摄影:徐雯静
海报:向雨欣
撰稿:石妙青 张紫桐
校稿:陈晓娟 贾若楠
审核:蔡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