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本次考察的首站,云冈石窟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印象。第20窟的露天大佛庄严雄伟,第5窟的彩绘保存完好,特别是第9窟的仿木构窟檐,其斗拱结构与《营造法式》记载的北魏官式建筑高度吻合。考古专家还在部分洞窟发现了早期修复痕迹,为研究石窟保护史提供了新线索。


馆藏文物完整展现了大同作为北魏都城时的盛况,特别是司马金龙墓出土的漆屏风,展现了南北朝时期高超的工艺水平。
大雄宝殿采用减柱法建造,内部空间开阔,殿内明代壁画保存完好,展现了佛教艺术的独特魅力。

这座建在恒山峭壁上的木构建筑,仅靠27根横梁支撑。建筑专家通过三维扫描确认,其独特的榫卯结构和"铁犁木"材质使其具备抵抗8级地震的能力。

这座67米高的木塔历经千年风雨和多次地震仍屹立不倒,其精妙的斗拱结构令专家赞叹不已。


馆藏的晋侯鸟尊、侯马盟书等珍贵文物,系统展示了山西从史前到明清的辉煌历史。

寺内2000余尊明代彩塑造型生动,突破了传统佛教造像的规范。
万佛殿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木构建筑之一,其建筑风格保留了唐代遗风,是研究早期建筑的重要实例。
这座清代民居建筑群规模宏大,砖雕、木雕、石雕工艺精湛,展现了晋商鼎盛时期的建筑艺术。
大雄宝殿内数百尊悬塑飞天布满梁架壁间,金箔历经400年仍熠熠生辉。
奉先寺卢舍那大佛庄严慈祥,展现了盛唐时期雕塑艺术的巅峰水准,令人叹为观止。

北宋建筑艺术的活化石在太原晋祠,团队重点考察了建于北宋天圣年间的圣母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