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主页 > 新闻动态 学工动态 > 正文

2025-07-15 点击:[]


01


实践背景

为深化“新⽂科”背景下艺术类学科交叉融合, 推动“在地化”教学改⾰, 2025 年 6⽉21 ⽇⾄ 7⽉5⽇,  美术学院李舵⽼师带领 2022 级综合绘画班 25 名学⽣,  以“⺠族艺术活化与当代视觉转化”为主题,  赴云南 ⼤理、 丽江、 ⾹格⾥拉、  昆明四地开展为期 15 天的考察调研。

02


实践过程

1. ⼤理篇|在地性调研与⽩族艺术解码


⼤理博物馆:  

系统梳理南诏国⾄近现代滇⻄美术史脉络, 聚焦⽩族建筑彩绘演变;

洱海⽣态:

开展“⽔性材料与光影捕捉”课题, 完成湖岸地貌系列⽔彩速写;

古城群落考察:

双廊 / 巍⼭:

对⽐旅游开发强度差异, 访谈本地⼿⼯艺⼈记录技艺传承困境。


2. ⾹格⾥拉篇|神圣景观与藏族美学沉浸


⻁跳峡:

⻁跳峡是⾦沙江上的—段峡⾕,  同学们在这⼉探索⼭体皴裂质感转化为综合材料语⾔的可能性;

普达措国家公园:

感受海拔 3200m 以上的灭绝物种, 感受⼤⾃然的魅⼒;

松赞林寺 :

研究唐卡矿物质颜料制备⼯艺,  建⽴⾊标数据库; 观测转经廊空间叙事逻辑, 绘制朝圣动线视觉笔记。


3. 丽江篇|多⺠族⽂化碰撞与创作实验


⽩⽔台 :

结合钙华梯⽥纹理结构与纳⻄族东巴纸, 创作⽔性作品;

⽟⻰雪⼭:

在⽼师的带领下,  同学们成功登上⼭顶 ,  呼吸着海拔 4680m 的氧⽓;

丽江古城 / 博物馆:

跟踪记录四⽅街商铺视觉形象迭代, 分析旅游商业化对本⼟美学的影响; 解码博物馆纳⻄族神路图 , 尝试将经卷构图法则转化⾄当代壁画创作。


4. 昆明篇|学术沉淀与产业链接


云南省博物馆:

研习古滇国⻘铜器造型语⾔;

⽯林喀斯特地貌:

在⾃然环境中探索⼏何抽象雕塑⽣成逻辑;

03

学⽣感悟

⻩同学

“站在 4600 ⽶的冰川观测点, ⼿⾥握着氧⽓瓶。  ⼭⻛卷着碎冰碴扑在脸上,  呼吸⽐想象中更难-不是 ⾼原反应, 是看到消融线⼜⽐去年上移了 12 ⽶时 ,  喉咙突然发紧的窒息感。”


朱同学

“在洱海的湖畔 ,  苍⼭的脚下, ⽟⻰雪⼭的⾼峰上, 祖国的⼤好河⼭映⼊眼帘 , 震撼我⼼; 在⾹格⾥拉的 烟⽕市井中 , 草原上的游牧⻛光中 ,  多⺠族⽂化和谐交融,  多元的⽂化与壮丽的⾃然景⾊交织在—起,  美美与共。  ⾃然之美、  ⼈⽂之美在这⾥得到了统 — ,  我们的艺术创作,  美术教育也应当如此, 在⾃然与⼈⽂ 的融合中寻找美, 表现美, 创造美。”



04

教师总结

同学们,

为期 15 天的云南实地考察已圆满画上句号。 这—路 , 我们穿越了滇⻄北的雪⼭峡⾕,  探访了洱海畔的⽩   族村落, 沉浸于丽江古城的千年⽂脉, 更⻅证了云南⽯林的⽣态智慧。 这次旅程不仅是—次地理与⼈⽂的 探索,  更是—堂⽣动的“⾏⾛的课堂”





—END—


文字|⻩艳艳

图片|⻩艳艳 杨国丽 朱书毅

编辑|成思妍 徐越

审核|李舵 苗严⽂



    分享至

    (责任编辑:张俊文)